◆ 铜:
截至4月29日收盘,沪铜主力06合约上涨0.3%至77600元/吨。隔夜金属除锡外普遍上涨,美元隔夜下跌,投资者谨慎等待美国贸易政策的进一步消息,并准备迎接一周密集的经济数据。由于美国政策动摇了人们对美国资产可靠性的信心,美元创去年 7月以来的最大月度跌幅。现货市场,铜价重心下移,下游企业节前继续逢低备货,但备库逐渐进入尾声,整体交投氛围表现一般。铜社会库存再度大幅去库,BACK结构月差拉大,持货商维持挺价惜售情绪。短期基本面整体继续偏强,但关税大战带来的影响仍会在经济层面逐步显现,铜价潜在上行空间将受到限制。中美博弈背景下铜价或维持高位震荡。技术上看,沪铜短期维持偏强震荡,或向上回补跳空缺口,整体运行于74500-78500之间,关注78500一线压力,建议区间谨慎交易。
◆ 铝:
截至4月29日收盘,沪铝主力06合约上涨0.03%至19930元/吨。消息面上,市场传闻俄铝宣布减产10%,据了解俄铝是在去年底实施的减产,不是增量信息。矿端供应逐步好转、价格逐步下行。氧化铝运行产能周度环比上升15万吨至8730万吨,全国氧化铝库存周度环比减少2.6万吨342.3万吨。山东某氧化铝企业150万吨氢氧化铝项目、广西地区某氧化铝企业二期200万吨、北方某大型氧化铝企业二期第一条160万吨逐步贡献氧化铝产量。氧化铝检修减产和主动压产仍在继续,市场处于投产、复产、减产交织状态。电解铝运行产能4408.9万吨,周度环比减少1.5万吨。中铝青海产能置换升级项目的净增量已经完成,贡献产能净增量10万吨;四川省内铝企复产基本完成,广元弘昌晟预计4-5月满产;贵州安顺铝厂剩余6万吨产能仍在复产;云铝溢鑫置换产能拟于5月投产,贡献产能净增量3.5万吨;百色银海技改项目12万吨产能将于三季度通电复产。需求方面,国内铝下游加工龙头企业开工率周度环比上升0.15%至62.52%。库存方面,周一铝锭、铝棒社库去化。需求旺季库存表现不错,但是美国关税短期内难看到妥协,对需求的影响或将逐步体现,目前的上涨难以持续,后续铝价预计震荡走弱。
◆ 镍:
截至4月29日收盘,沪镍主力06合约下跌0.14%至124180元/吨。宏观面,美国4月Markit综合PMI创16个月新低,特朗普对华关税态度缓和,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升。国内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,提出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。镍矿方面,印尼镍使用权税率政策本周落地,税率整体上涨推高矿端成本。菲律宾发往印尼镍矿有所增加,镍矿底部坚挺但上行动力受限。精炼镍方面,纯镍过剩格局仍存,现货方面由于需求前期多已释放,本周成交持续低迷。镍铁方面,矿端较强下镍铁价格有支撑,不锈钢高产量支撑需求,但镍铁过剩格局有所扩大。不锈钢方面,4月300系不锈钢粗钢排产190.75万吨,月环比减少0.04%,同比增加13.33%。当前市场处于淡季,下游以刚需采购为主。硫酸镍方面,原料端中间品维持偏高系数,成本推涨下价格表现偏强,亏损程度有所修复。当前三元产业链对硫酸镍需求平淡,下游采购有限。综合来看,成本端印尼政策落地市场已定价,镍供给过剩下上涨动能不足,建议观望,主力合约参考运行区间122000-129000元/吨;不锈钢:建议观望,主力合约参考运行区间12600-13200元/吨。
◆ 锡:
截至4月29日收盘,沪锡主力06合约上涨0.02%至261560元/吨。现货延续偏紧,价格具有支撑。据安泰科,3月国内精锡产量1.87万吨,环比增加10.5%。3月锡精矿进口3466金属吨,同比减少42%。印尼3月出口精炼锡5780吨,环比增加47%。 消费端来看,当前半导体行业中下游有望逐渐复苏,3月国内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速为9.2%。国内外交易所库存及国内社会库存整体处于中等水平,较上周减少409吨。锡矿原料供应偏紧,刚果金锡矿分阶段复产,缅甸曼相矿区筹备复产,印尼精锡出口将有望恢复。矿端复产预期较强,下游半导体行业复苏有望对需求形成支撑,需要关注关税政策对下游消费预期的影响,预计价格波动加大,建议区间操作,参考沪锡06合约运行区间25-27.3万/吨,建议持续关注供应复产情况和下游需求端回暖情况。